机上小知识
一.机票怎么在网上订购?
1.可以找一个比较知名的网站,所对应的航空公司网站也可以.
2.一般订票网站都支持网银,具体支付宝视订票网站情况而定,都会有提示.
3.订票时需要输入证件号(身份证),如果电话订票,直接告诉订票员就可以,如果网上订票,自己按提示框输入.
4.需要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如需要报销提供您的送票地址.
二.你对飞行机组了解吗?
一般来说,每个航班的机组包括两个小组:一个是工作在驾驶舱的飞行组,另一个是工作在客舱的乘务组。飞行组一般由机长(正驾驶)、副驾驶组成。乘务组主要包括乘务长、头等舱乘务员、客舱乘务员、厨房乘务员。这些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给旅客在万丈高空中创造了一座安全城墙和一次舒适、愉快的空中之旅。
那么,机组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是如何分工的?他们都有哪些职责?
也许有人认为,机长在飞行过程中只需要驾驶飞机就行了。但事实上,在飞行期间,机长对旅客、机组其他成员、货物和飞机的安全都是要负全部责任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具有绝对指挥权。机长对飞机的运作拥有控制权和管理权,并有最后决定权,而所有机组成员都应当服从机长的指令。
虽然机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乘务长在整个机组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乘务长在每次航班飞行中始终是隶属于机长领导的,以协助机长保证旅客、客舱、货物、飞机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她有权处理机上服务及客舱安全方面的各种事宜,包括检查地面准备工作,妥善处理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负责机上乘客的安全等。如遇到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乘务长要及时报告机长,并在机长的指示下,指挥乘务员充分利用机上的应急设备,保证旅客安全。
头等舱乘务员主要是为头等舱的乘客提供服务,以及全程协助乘务长的管理工作的。客舱乘务员和厨房乘务员除了为普通舱乘客提供细微、优质的服务和准备可口的餐饮外,也要保证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她们是与旅客接触最多的乘务员,所以按航空公司的要求,她们要时刻露出亲切的微笑。
机组除了肩负为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和把旅客平安送往目的地的职责之外,还有保证机上每位旅客和飞机安全的责任。在面对安全和服务冲突时,机组的首要职责是保证安全在先。为了让广大旅客拥有一次安心、舒心的旅程,还请广大旅客多多配合机组人员的工作,这样机组才能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安全,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什么是流量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选择坐飞机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在享受航空服务带来的快捷与安全的同时,旅客也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其中最让人诟病的可能就是航班延误了。在诸多航班延误原因中,不少旅客肯定听说过“航空交通管制”。
航空交通管制,即流量控制,简称流控。它一般是指为保证最有效地使用空域,对进入给定的空域、或沿给定的航路飞向某一个机场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整的方法。那么,流量控制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民航因素。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旅客可能认为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定会像鸟儿一样无拘无束,畅快自在。其实,在现实中不是这样的,民航飞机在空中就如同汽车在地面一样是有相应的道路的,它们要在特定的高度、航路,依照一定的飞行规则去运行,这样才能保证飞行的安全。而随着我国航空业的飞速发展,飞机数量急剧增多,航路上的负荷也就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国家确保国防安全的需要,对空域实行严格限制,民航对于空中航路数量和覆盖区域可调节度很小,所以造成了很多航路不堪重负,从而出现航班延误现象。
二是空军活动。这种情况涉及国防机密,往往来得非常突然,反馈给民航部门的相关信息也很少。这时与此活动区域相关的民航飞行活动都要受影响,在地面的航班需要等待,在空中的航班或返航或就近降落其他机场等待。此类管制时间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而当管制解除时,涉及到的空域往往又集中了管制期内受到影响的大量飞机,造成短时间内空域的流量繁忙,从而继续出现延误。这种管制发生一次,就可以打乱当天几乎所有相关机场的航班运行。
一般来说,流量控制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受影响的同一方向的航班可能会很多。在解除管制以后,由于机场跑道有限,飞机往往需要在地面滑行甚至等待较长时间。通常的情形是,只有当航班准备就绪,才可以向管制部门及早申请,排队等待许可。所以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一般都会要求旅客按时登机,待在客舱里等待起飞时间。如果等到管制解除了才让旅客登机,等一切准备就绪,可能该航班已经排到了几十架等待起飞的飞机后面,甚至可能会碰到下一轮的管制。
虽然近些年来民航系统不断改进设备,制定新的措施,部分缓解了空中“塞车”现象,但是在民航飞速发展的今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航路拥挤问题。伴随着我国航班量的大幅度提升,空域资源又有限,出现流量控制在所难免。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也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争取尽快将旅客平安送达目的地。如果您下次又被流控了,请拿出堵车时候的耐心,随手翻翻座椅前面的杂志,耐心等待。
四.机上餐饮和娱乐?
机上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旅客提供饮料和食品。客舱按座位数量配置厨房。通常按每80个座位设一个厨房。在厨房中安置有加热食物的设备、冷藏箱等,保证乘客在旅途中可以吃到热饭菜,喝到各种冷饮或热饮。饭菜质量及口味往往是旅客在选择航空公司时的一个考虑因素。所以各家航空公司也在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中餐、西餐外,某些航空公司还专门为饮食习惯比较独特的少数人准备了他们喜欢的食品,如素食或清真食品。对于头等舱内的旅客,更是尽其所能提供各种酒类、水果和专门烹制的美味食物。
再讲讲飞机上的洗手间,这个看似简单的设置,民航业却被它困扰了几十年。早期飞机使用的办法就是当飞机飞离机场一定距离后,把这种污物直接排放到空中。这种办法很快就被发现有严重的缺点:因为空中温度很低,液体冻结在出口处把出口堵塞后使污物不能顺利排出;冲洗用的水箱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飞机载量,而且在飞机运行中水箱中的水会振荡,很容易漏水甚至使水箱破裂。这个难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彻底解决。在水箱中加装防晃隔板并使用一种特制的化学药剂去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贮存在水箱内循环使用,飞机降落后由保洁人员将污水运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飞机上的用水量,而且旅客也可以使用上清洁无味的洗手间。机上洗手间的数目也是按70~80人一个的标准配备的。
以上提到的机上各种设施和服务,其目的就是尽量使旅客减少旅途中的疲劳不适感。除此以外航空公司还想了一些办法让旅客愉快地度过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那就是添加了文娱设施。每位旅客面前有一个装在前面座椅背上的口袋,其中装有许多报纸和画报可供旅客翻阅;此外在每个座椅边上还设有耳机插孔及频道选择旋钮,机上的广播系统可以通过它提供给旅客喜欢的音响节目。机舱内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播放各种录相片,播放的节目和时间由机上乘务员控制,电视的声响由旅客自己的耳机来控制,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其他旅客的休息。最新型的客机在每个座椅的后背上安装一台小型电视屏幕,后座的旅客可以方便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去观看,达到了个性化娱乐的目的。
五.庞大飞机与“小鸟”
鸟与飞机相撞的事故时有发生,民航专业术语称之为“鸟撞”。国际民航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收到2000多件鸟撞的报告。鸟撞对于飞机所造成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其原因是:飞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几百千米,鸟的飞行速度一般每小时也有100千米左右,如果彼此迎面相撞,两个速度相加起来就可达200米/秒,相当于子弹脱离枪口时速度的四分之一,但鸟的重量是子弹的4倍或更多,从能量观点来看,此时鸟撞所具有的能量比一般子弹还要大!它们可以把驾驶舱或发动机打坏。大部分鸟类活动在4000米以下的天空,这正是飞机下降着陆或刚刚起飞之后爬升的高度。
因此,鸟撞大多发生在机场附近。在机场上空及周围设置净空区比较容易办到,风筝和气球等一般也不易进入这个区域,而最不好控制的飞行物就是各种鸟类。所以说,机场附近的鸟类驱赶工作是机场当局一项很麻烦的任务。
动物当然需要保护,所以不能去杀害它们,一般的驱赶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综合治理的办法:清除机场附近的杂草,填平水塘以破坏鸟类在此栖息的条件,用各种方法断绝鸟类的食物来源,用鞭炮声惊吓鸟、用鹰隼捕食鸟等。据说澳大利亚一家航空公司还别出心裁地在飞机前方画上一个大嘴,两侧再画上两只大眼,让飞机也变成一只大鸟,鸟儿们从未见过如此凶恶的同类,于是都被吓跑了。尽管迄今各式各样的办法都在使用,可是鸟撞的问题依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
六.如何预防晕机?
晕机和晕车、晕船一样,医学上统称为运动病。晕机症状因人而异,有轻重之分。轻者表现为头痛,身体不适、胸闷等。重者则脸色苍白发青、头痛心慌、微汗。更严重的会出现浑身盗汗、眩晕恶心、呕吐不止等难以忍受的痛苦。飞行时,造成晕机的因素很多,包括飞机颠簸、起飞、爬高、下降、着陆、转弯、心情紧张、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通常情况下,旅客发生晕机的情况并不是很多。
有严重晕机病史的乘客,若能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和减轻晕机症状:乘机前一天的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使自身精力充沛;在飞机起飞前一小时,至少也要提前半小时口服晕机药物;尽量挑选离发动机较远又靠近窗的座位,能减少噪音和扩大视野;在空中应尽量做一些精力集中的事和活动;保持空间定向,视线要尽量放远,不要只盯着近处看。一旦发生晕机,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仍要不断集中精力或定向远眺,如果较重,应该安静、坐稳,最好仰卧、固定头部。发现身边的旅客有迹象要呕吐时应立即离开现场,避开视线。
如何预防乘机腹胀?
很多旅客在乘机出行的过程中,常有“腹胀”的困扰,其原因何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内含有一定量的气体,这些气体80%是随饮食及唾液咽下的,20%是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压发生变化,腹内气体压力亦随之变化,可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肚子发胀现象。有些乘客如果胃肠功能原来不好,或乘飞机前吃了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或饮用含气、产气的饮料,就会产生明显的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为防止腹胀的产生,乘客在乘飞机前应不吃或少吃含粗纤维多和易产气的食物,如韭菜、萝卜、黄豆芽等;也不宜吃含脂肪多或油炸的食物;尽量少饮汽水、啤酒等饮料。另外,进餐不宜过快,也不要吃得过饱,以免胃肠负担过重而导致消化不良产生腹胀。
七.婴儿、儿童、孕妇如何乘机
旅游旺季又来临,为使旅客轻松、愉快地购买机票并顺利地成行,你知道特殊旅客(婴儿、无成人陪伴儿童和孕妇)该如何购买机票吗?
为保证旅客安全,对开始旅行时出生不超过14天的婴儿,航空公司原则上不办理售票,婴儿(指旅行开始之日未满两周岁的旅客)不单独占用座位,票价按成人正常票价的10%计收,无免费行李额,仅可免费携带一摇篮或可折叠式婴儿车。
航空公司接受运输的无成人陪伴儿童(指年龄5周岁及5周岁以上至12周岁以下的无成人陪伴、单独乘机的儿童)应由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陪送到上机地点并在儿童的下机地点安排人予以迎接和照料,票价按相应的儿童票价计收(成人正常票价的50%)。
由于在高空飞行中,空气中氧气成分相对减少、气压降低,因此孕妇运输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怀孕32周或不足32周的孕妇乘机,除医生诊断不适宜乘机者外,可按一般旅客运输;怀孕超过32周的孕妇乘机,应提供医生的诊断证明,诊断证明包括旅客姓名、年龄,怀孕时期,旅行的航程和日期,是否适宜乘机,是否需要提供其他特殊照料等,诊断证明书应在旅客乘机前72小时内填写,并经县级(含)以上医院盖章和该院医生签字方能生效。
八.乘飞机前吃什么食物好?
乘飞机旅行固然有许多好处,但要避免在乘坐飞机时出现不适感,还需做到三忌:
一、忌吃得过饱。高空的条件可以使食物在体内产生大量气体。吃得过饱,一方面加重心脏和血液循环的负担,另一方面可引起恶心、呕吐、晕机等\"飞行病\"。
二、忌食用多纤维和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人体在5000米高空、体内的气体较地面时增加两倍,如果进食此类食物,飞行时就会加重胸闷腹胀的感觉。
三、忌进食太油腻和含大量动物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尽管进食理不多,但其在胃内难以排空,飞行在空中,同样会使胃肠膨胀。
乘飞机的旅客,由于高度、气温、气压等因素的改变,飞行时人体需要消耗较高的热量。所以,饮食中要注意摄取高热量的食品,才能保障健康。一般在上飞机前1-1.5小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可选食;面包、点心、面条、酸牛奶、绿叶蔬菜、瘦肉、动物肝脏、蜜饯、水果等。
九.飞机在天空飞过为什么会拉出一条白线?
当喷气式飞机飞过晴朗的天空时,我们常常会看到机身后可能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其实,这不是喷气式飞机喷出来的烟,而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特殊云系。航空飞行界和航空气象学上称之为飞机尾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飞机拉烟”。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按成因,飞机尾迹可分成废气尾迹、空气动力尾迹和对流性尾迹。废气尾迹又可分为废气凝结尾迹和废气蒸发尾迹。其中,人们最常见的是废气凝结尾迹,这也是下面将重点讨论的内容。
飞机飞行时消耗大量的燃料,所产生的水汽和部分热量随废气排出飞机体外,进入大气层,并与周围环境空气迅速混合,形成凝结尾迹。它的形成过程与地面上常见的露水、霜和空中的云不同。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排出的废气与环境空气相混合,此混合气体的饱和程度取决于热量与水汽增量两者的净效应。当增湿效应占优势并超过某给定的临界值时,就会有凝结尾迹形成;当增热效应占优势时,则不会发生凝结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凝结尾迹。由于废气的增热与增湿效应是一定的,所以,此混合气体究竟会不会出现凝结现象,将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简而言之,环境空气温度高时是不利于凝结尾迹形成的。只有当环境温度相当低(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据有关资料表明,约86%的飞机尾迹出现在零下41摄氏度~零下60摄氏度的空气中。如果空中温度高于零下40摄氏度或低于零下60摄氏度,则很少会出现飞机尾迹现象。
总的来说,冬半年出现飞机尾迹的次数要多于夏半年。尾迹层的厚度平均在1公里~2公里,下限高度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在较厚的飞机凝结尾迹中,不同高度上形成的尾迹长度和浓度也是不一样的。通常,在它的底部出现的是长度较短而浓度较淡的尾迹,向上逐渐加长变浓,待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又变成了断断续续色调浅淡的尾迹。
十.机长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人们一提到飞行员,想到的就是他们英俊潇洒地操纵着飞机翱翔在蓝天之上,其实,做一名合格的机长,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
从微观上看,具体来说,在飞机运行中,他们要进行过站检查:绕机检查,加油,给飞行计算机输入航路,研究起飞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并作出预案,协助乘务组呼叫清洁队、水车,索取仓单,输入校对起飞性能数据,叫拖车等。在巡航中,他们要对飞机状态进行监控,人机对话,保持与导航台的联系,以及在起飞和落地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从宏观上看,在飞行期间,任何与飞行有关的事情,机长都要负起全面的责任。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是每次航空公司要派一名机长,在飞行期间负责飞机的安全运行以及机上乘客和货物的安全。二是机长在认为必要时,为确保飞机机上人员和财产安全,有权发布命令采取必要的措施,机上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三是在飞行期间,机长在与飞行有关的所有事情上具有最终决定权。四是在需立即决策或者行动的紧急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可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并对紧急情况下处理后果的准确性负责。因此机长有在保证安全飞行的基础上,考虑综合因素,决定飞机是否起飞和降落的最终决定权。
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都有明确的职责规定,第四十四条,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机长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命令,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都应当执行。第四十六条,飞行中,对于任何破坏民用航空器、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或者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机长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
比如,登机前机长或副驾驶要在地面先绕机一周对飞机进行例行的检查,地面维修人员向机长交代飞机的状况。在维修工作方面,放飞一架飞机有严格的标准,个别系统的某些故障有时并不影响飞行安全。但机长对这些标准的掌握具有决定权,如果认为这些故障不能保证飞行安全的话,机长可以决定不使用这架飞机执行本次航班任务。
可以说,飞行员执行每一次飞行任务,都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因此在执行航班过程中,也需要广大乘客的理解、合作和支持,在必要的情况下配合机组完成各项指令,因为无论对于机组还是旅客而言,让每一名旅客安全舒适地抵达目的地都是飞行的根本目的。